医疗信息化周报 第505期 | 国家医保局办公室 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10-13
浏览次数:

16.jpg

· 国家医保局办公室 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的通知

10月9日,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的通知。此次试点将覆盖约15个省级行政区或地级市,两部门将分阶段制定适用于新型支付方式的中医病种清单。试点地区在选择本地纳入范围的病种时,必须遵循三项核心标准:一是中医疗法在治疗该疾病时具有显著优势,二是临床诊疗流程规范明确,三是治疗效果经过临床验证。这种筛选机制确保入选病种能够充分展现中医药的特色疗效。(国家医保局)

· 国家卫生健康委:支持诊所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检验业务

针对关于放开诊所检验检测业务限制的人大代表建议,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答复,支持诊所与第三方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合作开展检验业务,以推进区域检验资源共享,促进落实分级诊疗。在放宽诊所检验业务限制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支持诊所与第三方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合作开展检验业务;并鼓励在保证生物安全和检验质量的前提下,由医学检验实验室为基层医疗机构等提供检查检验服务。同时,基本医保政策也坚持向基层倾斜。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看普通门诊,报销比例通常比二三级医院高出5到10个百分点。而且,医保定点管理对公立和民营诊所一视同仁,符合条件的诊所都能申请成为医保定点机构。(北京日报)

· 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全国总决赛项目名单公示

近日,国家数据局综合司对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全国总决赛项目名单进行了公示。在医疗健康赛道,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疗数据赋能基层医疗健康管理》等64个项目进入总决赛。(国家数据局)

· 国家发改委将制定新一代智能终端和智能体有关政策指引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表示,将制定新一代智能终端和智能体有关政策指引,构建导向明确、尊重规律、规范发展的政策环境,围绕技术支撑、应用推广、安全治理等方面提出原则导向和具体工作要求。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可以自主感知数据、信息、环境,自主进行任务规划、决策和执行,可以说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落地的直接载体。比如,工业质检机器人可以自主检测缺陷、分离残次品,极大提升生产效率;智能家居机器人可以自动调节温度、湿度、采光,自动完成地面清洁,有效提高生活品质;智能可穿戴健康设备可以随时为我们进行“微体检”、自主开展慢病管理,成为我们身体健康的贴身守护者;智能安防机器人可以自主巡逻、识别危险、开展应急处置,提供全天候的安全守护。(IT之家)

· 全国总工会与国家医保局签署数据共享合作协议

近日,全国总工会与国家医疗保障局在北京签署《数据共享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推动职工互助保障与国家医疗保障体系有机衔接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将为广大职工群众带来更加便捷、精准的保障服务。根据协议,双方将遵循“安全合规、优势互补、协同高效”的原则,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打通职工互助保障与基本医疗保障之间的信息壁垒,为便利职工医疗费用结算、精准核验保障待遇、及时帮扶困难职工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通过“职工之家”APP实现职工互助保障的“快速精准理赔”,为职工提供“一键申请、补贴快至”的便捷服务。(工人日报)

· 电子病历版式文档技术要求标准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

近日,全国信息标准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发布《电子病历版式文档技术要求(OFD-H)》征求意见稿。它标志着OFD-H已从顶层设计进入实践阶段,为构建“中国自己的医疗电子纸张”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 澳大利亚将统一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以推进大型科研项目

澳大利亚斥950万澳元(约600万美元)推进国家级计划,联合高校、卫生部门及澳大利亚研究数据联盟(ARDC)成立澳大利亚健康数据证据网络(AHDEN),推动医院EMRs采用OMOP通用数据模型与国际标准对接,以安全用数据支撑大规模科研,助力科研人员国际合作、对标他国健康成果,还将提供数据治理与分析培训,提升相关人员大数据应用能力。(CHIMA编译)

· MIT:95%的企业人工智能试点项目未能实现可衡量的投资回报

麻省理工学院MIT一份名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鸿沟:2025 年商业人工智能现状》的报告显示,尽管企业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已投入300亿至400亿美元,但95%的企业人工智能试点项目未能带来可衡量的投资回报(ROI)。报告指出,该失败率并非源于模型缺陷,而是在于整合不力与优先级错位。(CHIMA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