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院CIO到企业CEO:一个HIS老兵的人生感悟

发布时间:2023-03-03
浏览次数:

  HIS作为贯穿医信人职业生涯的主线,那些生动活泼、刻骨铭心的故事便是被串起的一颗颗珍珠,演绎着中国医院信息化过往三十多年的五彩斑斓与跌宕起伏。我的HIS人生,就从奉祖学医开始吧。

长辈受益跌打医方,奉祖学医不敢违抗

  爷爷生于清末民初,于兵荒马乱中靠着一身武艺维持生计,以镖师身份游走于粤赣交界要塞——梅关古驿道。常年行走于江湖,皮肉之伤在所难免,而掌握治疗跌打损伤的医方成了爷爷的护身本领。靠着镖师行当,爷爷让整个家族过上了殷实的日子。解放后,家族被判为富农。爷爷镖师的营生难以为继,转而成为了一名乡村郎中。技多不压身,最终支撑维系整个家族的不是武艺而是医术。

  父亲初中毕业便入职了大余西华山钨矿,成了工人阶级的一员。一家六口仅靠父亲每月三十来元的工资,生活实在拮据。多亏祖上的跌打损伤医方,让父亲得以兼职赤脚名医。全家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亦大大提升。父亲常叹:还是懂点医靠谱呀。贵族需要三代以上的传承,医家又何尝不是?差别在于贵族为了高贵的生活,而我的家族只为了体面的生存。于是,爷爷和父亲两辈的耳濡目染,让我认识到不学医就是大逆不道。

情窦结缘医学信息专业,国际视野擦亮HIS明灯

  高考前夕,我却不觉间与校花学霸互生情愫。报考志愿时,我说我只能学医,她就说她也学医,虽然她更看好信息管理学。等她填好志愿时,我说你怎么填,我就怎么填。造化弄人,我超水平发挥,以榜眼的成绩考取了湖南医科大学的医学信息学专业。她却发挥失常录了第二志愿,就读了苏州医学院临床专业。丘比特以爱情之名交换了我和她彼此的职业生涯,让想学医的我学了信息管理,让想学信息管理的她却学医了。

  入学后,大学系领导给我们新生描述了医学信息学专业的美好前程:是原卫生部特批的四所部属院校试点专业,旨在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医学信息学成功经验,探索发展我国自身的医学信息学事业,培养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理、工、医、管相结合的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父亲问我,读个医科大学却不当医生,那毕业后搞个啥?我竭尽所能用一大堆专业词汇描述后,父亲一言以蔽之:就是用电脑帮助医生看病呗。现在看来,他老人家真是大智慧。简洁、朴实无华的言语,往往直达真理,大道至简。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毕业后的师哥师姐们大都分配到了医院的病案室和图书馆工作。当时,全国范围内医院有电脑的都稀罕,更别说上信息系统和设置信息科了。系里开设的专业课程也让我的心凉了半截:我理想中的“医学信息学”专业变成了现实中的“图书情报学”,以培养医学图书管理员、医学文献检索专业人才和病案管理员为主要目标,探索医院信息系统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就是说,医院信息系统专业还处于探索阶段。为此,我花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来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毕业后难道就待在图书馆整理医学图书?在医院病案室收集整理归档病案?我的未来在何方?我该怎么办?迷茫、彷徨和焦虑,也许就是参悟前的阵痛。直到系里开设文献检索课,通过拨号上互联网能检索到国际最新文献,我才惊喜地发现,原来欧美发达国家的医院信息化发展已是如火如荼:医院信息系统建设覆盖了各个部门科室,成为保障医院诊疗业务和运营管理的必备支撑;信息中心成为医院重要技术部门;信息总监职位作为交叉学科带头人被医院格外重视。与此同时,国内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亦方兴未艾:北京协和医院成功研发了国内首套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中国医院信息系统,部队医院也开始研发军字一号军慧系统。我不再迷茫,确信国内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日渐繁荣是大势所趋。在20岁这年,我毕生的职业方向就此明确,也验证了父亲的灼见:用电脑帮助医生看病。全球的视野和趋势的笃定,帮我擦亮了一生事业的明灯。

李将军慧眼引荐,为伯乐舍广赴莞

  毕业季,我怀揣着自鸣得意的个人简历直奔原广州陆军总医院自荐。信息科主任看完材料安慰我说:小李,你的条件不错,可惜我们这编制已满,我可以帮你推荐到其他医院。后来,我收到了广州某知名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信息中心的橄榄枝。推荐我的这位主任,就是后来广东省医院协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的李小华将军。多年后,我以医疗软件公司总经理身份拜访李主任,向他聊起此事表达谢意时,他才感叹道:“小李,是你呀!真可惜当年科里没指标把你留下来。奇怪,我不是帮你推荐医院了吗?当时那家医院的朋友也说一定会录用你,不知后面怎么又说你自己没去了。这样也好,你看,现在都成总经理了。”曾经的遗憾,却成就了别样的精彩。

  毕业那年寒假,姐姐让我过她那玩。闲聊中,姐姐说东莞有一家香港人开的医院,服务好技术高,深受东莞市民欢迎。姐姐又补充道:老爸不是说你学的是用电脑帮医生看病的专业吗?这家医院的病人多得看不过来,你这样的人才一定会受到重用。就这样,抱着好奇的心理,我带着简历来到这家外资医院。不曾想这家医院对人才如此的渴求和尊重,办事效率之高让我惊叹:仅仅半天时间,人事经理、主管副院长和院长就密集完成了对我的面试,还包括一条龙的健康体检。而让我无法抗拒的是李镜波院长这句用心良苦的话语:“小李,我们医院引入的是国际医院管理运营模式,建设国内领先的医院信息系统对提高医院运营管理水平意义重大。你毕业于重点大学,又是当前医院急需的交叉型专业人才,进大型公立医院很正常。你去体制内,就只能遵循体制内的培养模式,一级一级从最基层开始干起。如果你来我们医院,你就是我们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师。”于是,我义无反顾选择了东莞东华医院。所有的功名利禄,在伯乐的相识相知面前都是浮云。

选型初识前辈李包罗,协会结识校长郭扬帆

  医院信息化选型工作会上,面对市场上三大品牌:北京众邦、军慧和广东巨龙,院领导当即拍板:要选就选最权威的!于是,主管院领导专门组团前往北京协和医院调研众邦系统,而接待我们的正是李包罗教授。记得当时李教授感叹到:“想不到一家民营医院对信息化如此重视!对信息化之与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认识如此前瞻。”北京众邦的技术专业能力无可挑剔,从项目启动到上线以及验收,众邦现场全程靠一名工程师入驻医院就通通搞定。信息科的工程师都抱着偷师学艺的态度,无条件支持配合开展各项工作。这种状况,放在今天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与北京众邦的合作,为医院信息科奠定了扎实的技术团队基础,也让医院深刻认识到:医院信息化建设,产品技术虽重要,及时周到的服务更重要!

  伴随北京众邦的退市,医院不得不更新HIS,又将软件服务商定格在省内——本地企业更有条件和可能提供周到的服务。为充分了解全省医院信息化实际发展水平,李院长亲自带队前往多家医院实地考察。给我们留下最深印象的,便是中山市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创造性提出了利用信息系统,以病人为中心对流程进行再造,正好符合东华医院“病人第一、服务第一”的办院理念。于是,承建中山市人民医院全院信息系统的软件供应商成为了我们的合作伙伴。该公司在服务我院时有诸多服务亮点,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年的大年初一。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更换系统对医院业务的影响,公司主动提出利用春节这一业务淡季加班加点完成HIS系统更换。大年初一早上7点,我便来到信息中心机房,确认是否完成新旧系统切换。眼前的一幕真心让我感动:只见熬了通宵的公司交付老总带着手下工程师在服务器前双手合十,跪拜保佑。奇迹终于在30分钟后发生了,导了一个通宵的数据终于顺利完成!新系统因此顺利完成切换。公司还配合医院在全省开创了免挂号就诊模式,免去了患者挂号及换科退费的奔波,简化了门诊流程,大大提升了门诊患者满意度,为医院成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立下了汗马功劳。东华医院信息化水平因此赢得了东莞市同仁的普遍认可。本人也因此成为了东莞市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进而有缘与另一位副主任委员相识、相知、相惜。这位副主委便是江湖人称校长的郭扬帆。

甲乙方似阴阳两极,听从内心入职乙方

  我与郭校长的HIS生涯似乎完全互补,恰似彼此的镜像。校长早年在医疗软件公司也就是乙方工作,后来入职了公立医院,再后来离开了东莞,入职了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我则先在东华医院即甲方工作,接着离开东莞入职顺德第一人民医院,后来干脆下海成为了乙方软件公司的总经理。

  在信息科工作的12年里,我深切感受到乙方工程师的不易,认识到只有甲乙双方互通有无、精诚合作才可能保证项目高效顺利推进。我常给科室工程师强调:对医院信息系统项目而言,甲乙双方就像太极图的阴阳两极,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与此同时,我还认识到:公司虽然在信息技术方面有优势,但医学专业知识比较缺乏,对医院业务管理的理解不够透彻,对流程的梳理和字典的定义逻辑不够专业。我逐渐认识到大学所学科目的巨大价值:与临床专业一起学的基础医学课让我熟悉了医学专用术语概念和临床思维模式,为日后与临床医生沟通交流奠定了专业基础;图书情报专业里的医学主题词、编码、分类、主索引、文献检索和病案管理等,都蕴含着医学信息收集、分析、整理、利用的学科思维和方法论,为日后熟悉医院信息系统主数据结构和业务流程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微积分、线性代数、模糊数学等高等数学基础科目上的研究,让我对计算机运行原理和编程思维方面有了根本性的认识。

  总之,既懂医学相关学科知识,又掌握了计算机-信息学处理技术恰恰是我作为医院信息系统工程师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于是,作为甲方的我越来越深入涉猎医院信息系统的内核,逐渐体会到作为乙方战胜挑战的刺激和成就感。如果仅仅在医院信息科工作,不论如何努力,自己的成果也只能体现在一家医院。如果能入职医疗软件公司,我就能更大刀阔斧施展所学,研发出医护体验好、患者满意度高、医疗质量更有保障、经营管理更高效的HIS,并为更多的医院所共享。不甘平淡、乐于创新、拥抱变化的我在不惑之年,终于听从内心呼唤,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体制,投入了企业的怀抱,回到了广州。别人炒股炒成了股东,我是甲方做成了乙方。

力排众议建信息平台,力挺HIS微服务再造

  入职公司三年内,我几乎轮值了公司除财务外所有的部门岗位,从行政后勤到产品研发,到售前顾问到销售,再到交付运维,于2017年底正式成为总经理。期间,我感受最难适应的不是工作难度,而是从甲方转变为乙方后心态的调整。记得有次在一家医院担任项目经理期间,该院一位院领导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当众对我怒吼指责谩骂,我却能始终面带微笑从容处之。手下的工程师不解问道:“李总,错不在公司,咱凭什么受这委屈?”我还是面带微笑:“我当了十几年的甲方,理解他们的处境和难处。我们既然是做服务的,客户不满意就是我们的不对。”实践证明:经历过这次项目的团队成员,日后都成为了公司的骨干。因为他们被委屈撑大了格局,被困难锻炼了意志,被使命点亮了事业的明灯。

  2018年初,眼看医院集成平台建设和互联互通测评渐成趋势,在公司内部普遍不看好的情况下,我力排众议高举高打挖来“区域平台”技术团队,实时降维打击策略,在两年内就完成产品研发和交付,并相继帮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过医院互联互通四级甲等和五级乙等评审,为公司在广东占据平台市场赢得了先机。2020年,根据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考核的政策指引,我深刻认识到应用主流编程语言,引入微服务架构,打造融HIS、EMR为一体的核心业务系统势在必行,于是力挺研发团队历时两年,终于推出了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一体化云HIS平台产品,并被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评为年度“医院发展贡献奖”。伴随医院客户汕头市中心医院顺利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五级评审,公司的集成平台和一体化HIS 产品线顺利达到“双五”标准。商场如战场,既然选择做了乙方,知道自己的使命所在,更知道自己内心对HIS的热爱,就有了承受一切忍辱的度量和排除一切困苦的勇气与担当。

师夷之长,为HIS华夏有为求索

  经过三十多年的蓬勃发展,我国的HIS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医疗信息化应用水平大幅提升,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成为了保障新医改顺利推进的“四梁八柱”的八柱之一,以HIS为基础建设“三位一体”智慧医院成为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国医学信息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学科基础理论建设层面与欧美发达国家差距甚远,甚至尚未真正建立基于自然科学逻辑的理论研究体系;医院信息标准应用还不足,未解决关键问题,未实现规模效应,导致标准建设与用户实际需求脱节;信息系统建设缺乏科学顶层设计,系统建设频频忙于应付政策评级要求,导致医护操作体验倦怠,患者就医缺乏人文关怀,医院管理效率提升乏善可陈。

  从学科发展角度看,中国医院信息系统作为中国医学信息学重要分支,亟待强基固本:医学信息学基础理论研究和难点攻关,其之与HIS的价值意义,就好比“芯片”核心技术理论研究之与通信产业;医院信息标准建设的科学性、全面性、实用性将决定各系统数据产生源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大数据的交换、共享和挖掘利用;基于国际医疗软件评价标准理论体系,结合国内实情,选取适宜稳定安全的新兴技术,科学规划设计适应医院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新一代医院核心业务系统才可能改变国内医院信息系统低水平重复建设现状。

  所有过往,皆为序章。如何研读国际医学信息学先进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并攻关难点?如何结合国情促进我国医院信息系统学科的发展?如何助力中国医院信息标准建设更加科学、全面、实用?如何科学规划设计医患满意、医疗高效的新一代医院核心业务系统?将成为我HIS人生下半场的使命明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北宋大儒张载的横渠四句曾激励过无数英雄志士。我斗胆为投身医信事业的同仁拟个求索四句:为HIS立心,为医患立命,为强基师夷长,为智慧开纪元。终其一生,如果能在墓志铭刻上一句话,我希望是:中国医院信息化求索者。

  作者简介

微信图片_20230303084435.jpg

  李铁,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硕士,高级工程师,原东莞东华医院信息科主任,曾任广州惠侨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任广东阳普智慧医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