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
创业慧康陈中阳:以需求为锚点,构建企业长效价值 2025-09-30
中国医疗信息化发展至今,已进入日新月异的新阶段。在政策推动、技术革新与需求深入的多重驱动下,行业发展与十年前相比已焕然一新。创业慧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中阳对此感触颇深。他谈到:自1997年成立以来,创业慧康始终深耕于医疗信息化领域,亲历了行业的演进历程。面对当前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与医疗机构需求的日益深化,公司也顺应时代步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如何精准响应行业需求、实现企业的长效价值,已成为创业慧康的核心任务…
-
张尧:智慧医院建设推动大型三甲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2025-09-28
一 三甲医院信息化转型背景与意义1.国家政策导向与智慧医院建设要求近年来,国家持续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政策布局,为大型三甲医院信息化转型明确方向。2025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智慧医疗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2025版)》征求意见函,在2018版电子病历评价标准基础上全面提升,并整合优化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测评体系,构建智慧医院评价顶层架构。政策支持不仅体现在标准制定,更落实于资金保障。2025年8月,财政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下达补助资金,专…
-
黎颂暄:一位IT工程师步入医院信息化的逐光之路 2025-09-26
一位叫老猫的大佬曾言:“从暗夜开始旅行是一种难得的体验。”这句话,让我深有感触,也仿佛是我过去十余年人生轨迹的一个写照。我的暗夜旅程,始于至亲病榻旁那份撕心裂肺的焦灼,在无数次医院冰冷走廊的奔波中延伸。最初的暗,是面对生命无常的茫然无助,是对庞大而陌生医疗体系的全然无知。然而,正是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让我从一个心系病情的家属,开始真正关注并思考医疗信息化,并最终选择投身其中,希望用自己的技术,为改善医疗服务中那些不易…
-
医疗大模型从小事做起(六):氛围编程 2025-09-25
前言近日,我拜读了薛万国主任的专栏文章《大模型-我的思与惑》,收获颇丰。文中提到,传统编程要求开发者使用严格、精确且符合特定语法的代码指令与计算机进行交互,而当下,我们正越来越多地借助自然语言,以更接近人类本能的方式,向大模型描述我们的意图和目标,与大模型进行交互。薛主任的这段话,让我想到了当下流行的各种“氛围编程”工具,它们既是自然语言交互模式的典型应用,也是各位医信工程师手中必备的好帮手。本文就氛围编程谈谈自己的…
-
余俊蓉:数智科研——基于CDM的临床数据开放共享平台建设探索 2025-09-23
创办于1910年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中山一院”)是中国第一所公医医院。医院以“战役学”理念指导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形成了一体多翼的发展格局。医院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信息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医院信息数据中心主任余俊蓉强调:“信息化建设的实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服务临床,体现为提升效率、保障安全和智能辅助;服务管理,体现为流程再造、精细运营和决策支持;服务患者,体现为多场景、多渠道和零距离。” 中山一院智慧医…
-
洪石陈:警惕“银狐”木马新变种 医疗行业防范指南 2025-09-22
银狐木马家族自2023年出现至今,一直保持高度活跃,其攻击目标从早期针对中小企业,逐步转向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形成"终端控制-信息窃取-横向渗透"的完整攻击链。近期,专门攻击企事业单位的“银狐”远控木马,放出了最新变种,不少同行医院已经出现职工误点文件中招的情况,今天就把“银狐”的套路、危害和防护办法讲透,分享这份医疗行业防范指南。“银狐”木马攻击路径解析:两大传播场景需重点警惕结合近期的监测数据与安全防护经验,“银狐”木…
-
朱洪涛:数据要素时代医疗数据安全治理探索与展望 2025-09-17
2022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数据二十条”),历史性绘制了数据要素发展的长远蓝图。随着数据重要性凸显,数据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数据中心主任朱洪涛强调:数据治理与数据安全治理在实现目标、工作目标、数据资产梳理、结果等方面有所区别,但总体而言数据安全治理是数据治理的一部分。目前医院业务发展面临严峻的数据安全风险,其整体治理思路要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运营…
-
“城市大脑”对数智化医院建设带来的启示 2025-09-05
一 遇见杭州“城市大脑”前不久去杭州,这座城市的“城市大脑”建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由于自己身处医信行业,而且城市运维和医疗管理有相似之处,因此,我简单谈一点体会,不到之处还请批评指正。起因是杭州本地的朋友开车带我去市区的商圈,在地下停车场出入口,我没有看到熟悉的闸机、挡杆等管理设备。由于省去了排队缴费等环节,车辆出入场显得格外丝滑,体验非常好。我忍不住问朋友,他很自豪地说,这是我们杭州城市大脑的一部分,我的车牌绑定…
-
基于信息技术的多维度创新助力医院门诊资源配置优化 2025-09-0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医疗需求不断增加,医院门诊的压力与日俱增。门诊作为患者进入医院接受诊疗服务的第一站,其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就医体验与医疗服务的质量。然而,近年来,由于门诊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的资源浪费和患者就医体验差等问题日益突出,亟需有效的措施来优化门诊资源配置。本文从我国医院门诊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现有的优化门诊资源配置方法和经验,探讨基于信息技术的多维度门诊资源配置优…
-
林志刚:数智驱动下的多院区与医联体协同创新实践 2025-09-02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立于1937年,是福建省三家高水平医院、高水平医学中心和实验平台建设单位之一,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共同建设了全国首批10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之一,借助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医院信息化建设也进入新阶段。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林志刚提到:“我们的愿景是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办成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样板,因此多院区管理是整个医院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政策驱动与医院发展需求在医联体建设中,国家陆续…
-
石晓君:落实政府多项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信息科扮演何种角色? 2025-09-01
在医疗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 医疗服务价格频频调整,2025年以来,广东省的医院已收到6次大范围的政策调整通知,调整范围覆盖中医类、放射类、超声检查类、护理服务和评估量表等,涉及上千条服务项目(见图1)。图1 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官网关于调价的通知当接收到新的价格调整政策时,作为医院信息科,时间紧任务重,如何从被动催促到主动作为?如何化解加班加点批量停改加医嘱项目、手忙脚乱接电话指导临床开单的局促现象,做到从容应对?如何快速落实…
-
刘丽红:智慧医院信息系统升级实践 2025-08-27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始建于1918年,是中国人自行筹资管理的第一所西医综合医院,拥有血液、胸外、创伤三大院士团队,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多院区布局。“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满足多院区业务协同需求,医院于2022年启动了数字化转型工程,同年8月开启了核心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学信息中心主任刘丽红介绍,医院升级的核心信息系统采用中台微服务架构,为业务的平稳运行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撑。157天完成核心系统切换升级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进…
-
回归预测算法是机器学习的核心分支之一,在数据科学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它通过分析变量间的关系,预测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广泛应用于多个关键领域。在气象预测领域,广泛应用于对温度、降雨量等气象参数的预估。通过对大量历史气象数据的分析和建模,研究者们能够预测未来的气候条件,为农业生产、交通调度等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在金融经济领域,主要用来预测市场走向和经济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包括宏观经济指标、企业财务指标等,研究者可…
-
闫鸣飞:新门诊电子病历系统的逆袭之路 2025-08-22
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站在门诊大厅,正在因新信息系统上线后面临的困境而烦躁。医院耗资巨大、寄予厚望的新版门诊电子病历系统上线刚满一周,非但没有带来预期中的高效便捷,反而给医生工作带来了障碍。走廊里,医生们见面不再寒暄病情,而是苦笑着互问“今天卡了几次?”信息中心不断接到投诉电话。这绝非简单的系统磨合阵痛,反而演变为临床对信息科的信任危机!这场危机主要体现在写诊断、录医嘱、打印病历等每一个重点功能环节。因信息系统卡顿,患者就…
-
连续性诊疗服务导向下北京协和医院门诊转诊模式探索 2025-08-21
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2023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的通知》,旨在通过创新医疗服务模式,优化就医流程,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随着疾病谱变化和多病共存现象增多,传统专科诊疗模式导致患者需往返多个科室,影响诊疗连续性。现有研究多聚焦医联体双向转诊,而院内专科间转诊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医院电子转诊系统对改善门诊患者就医体验的效果。建立和完善院…
-
周敏:多院区“一张床”管理模式探索实践 2025-08-19
创建于1947年11月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简称“浙大一院”)历经78年的砥砺前行,目前发展成为总占地面积519.3亩、开放床位5000余张的大型三甲医院,拥有余杭院区、庆春院区、之江院区和城站院区四个院区。医院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信息化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我院借助数字化全面赋能了多院区管理,‘就医一站式’提升了群众就医的获得感,采用5G技术开展院前远程急救,‘多模态智能管理’实现管理的数字化。”浙大一院信息化与人工智能…
-
李明:临床医生如何看待AI? 2025-08-18
在医疗人工智能(AI)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AI正在医疗领域掀起革命性浪潮。从医学影像自动诊断、疾病诊疗推荐到患者预后预测,AI技术已经展现出惊人的潜力。随着AI在医疗机构广泛部署,AI成为医生们的助手,帮助他们更快速、更准确地做出诊断,优化治疗方案,提高工作效率。然而,站在这场变革前沿的医生们,到底如何看待AI?他们是热情拥抱,还是心存疑虑?综合当前一些实证研究,我们来探索临床一线医生对AI的态度、感知以及顾虑究竟如何。医生群体对…
-
陆婷娟:智能时代——医生与AI的协作模式 2025-08-15
医疗领域具有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广阔的特点,当前医疗AI应用已经进入加速发展和普及的阶段。但是,当我们探讨医疗人工智能时,往往过多的关注于人工智能的技术特点,而忽视了医生与人工智能协同模式的创新。特别是,AI企业研发产品时,往往过度关注技术能力而忽视了技术的本质问题。技术是实现人的目的的手段,因此AI的作用是助力医生实现医疗服务的目的,并非是替代医生的职能。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
-
朱雯:北京协和医院“一院多区全网络”模式下信息平台探索与实践 2025-08-12
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等多部门发文强调推进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这是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构建 “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就医格局的重要举措。当前,很多医疗机构采取一院多区的发展模式,它有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整体医疗资源水平,促进学科融合,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以下简称“北京协和医院”)即为其中的代表。“我院构建了‘一院多区全网络’的发展模式,实施‘1+N+X’发展战略。”北京协和医院信息处副…
-
秦涵书:高效协同的医院信息项目管理实践 2025-08-11
医院信息部门在确保医疗服务高效运行、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优化资源配置及促进医疗创新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医院信息化建设涵盖医院管理学、系统论、信息论、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医学专业知识等多学科范畴,涉及专业领域广泛、复杂程度高,如何高效地组织实施医院信息化项目建设,保证其建设的效益、进度和质量,是各医院信息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关键和难题。医院信息化建设面临的环境具有以下特征:规模大(多院区、跨地区协同与差异化发展)、业务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