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晓君:落实政府多项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信息科扮演何种角色?
在医疗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 医疗服务价格频频调整,2025年以来,广东省的医院已收到6次大范围的政策调整通知,调整范围覆盖中医类、放射类、超声检查类、护理服务和评估量表等,涉及上千条服务项目(见图1)。
图1 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官网关于调价的通知
当接收到新的价格调整政策时,作为医院信息科,时间紧任务重,如何从被动催促到主动作为?如何化解加班加点批量停改加医嘱项目、手忙脚乱接电话指导临床开单的局促现象,做到从容应对?如何快速落实到各个第三方系统,实现项目价格同步更新?当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常态化已成趋势,如何高效完成任务?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
为响应国家、省、市级医疗保障局关于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要求,今年4月30日、7月31日,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信息科、医保物价办、放射科协同推进放射类项目维护工作,并组织临床医生专项培训。前期,信息科梳理系统数据,确保项目名称与编码合规;医保物价办研读政策,制定价格调整方案;放射科规范项目分类与流程。培训中,放射科结合案例讲解新项目适应症与流程变化;医保物价办解读政策背景,强调项目整合、计价规范等核心内容;信息科演示系统操作,指导正确开单。多科室协作,助力临床医生精准掌握新规,确保政策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透明、合规的医疗服务。
经过多次实践,我们从工作机制、流程规范以及风险防控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
建立高效工作机制,保障政策落实
1.建立快速响应机制
(1)信息科设立专门负责医保物价工作对接的工程师,与医保物价部门保持紧密联系,确保在接到价格调整政策文件的第一时间,通过内部工作沟通群等方式,将文件精准传达到相关工作人员,保证信息传达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2)针对涉及医疗服务项目、药品、医用耗材等重要价格调整政策,迅速组建由信息科工程师、医保物价科骨干、财务人员及临床科室联络员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优先处理价格调整相关事宜,保障关键政策快速稳定推进。
2.精准政策解读
(1)实行“三步法”:一是信息科工程师与医保物价科对政策文件进行研读,标注重点条款与关键调整内容;二是医保物价科梳理医院现行价格体系与新政策的差异,制作详细的对比清单,明确哪些项目价格上调、哪些下调,哪些新增或删减,提交给信息科工程师;最后,根据工作的时间节点制定医院内部的操作方案。
(2)定期组织多部门参与的政策研讨会,通过与区内、同级别医院交流,邀请医保局专家等方式,针对复杂政策调整、新医疗技术项目定价等内容进行深度解读与指导。
规范执行流程,确保价格调整准确到位
1.执行前准备
(1)优化医院物价管理系统,实现对每一项医疗收费项目的“一品一档”动态管理,详细记录项目的原始价格、调整时间以及调整后的价格等信息,便于随时查询与追溯。
(2)数据同步与系统维护,安排专人负责HIS系统与物价目录的对接工作,实施初期每天定时检查数据同步情况,确保系统中的价格信息与最新政策要求一致。目前我们医院正在做主数据治理,打通各个对接的第三方系统(例如体检系统、绩效考核系统等),实现服务项目医嘱代码、收费代码、名称、计价单位和收费价格等具体信息同步更新。
(3)制定应急预案与快速响应机制,制定完善的价格争议处理应急预案,建立价格争议处理小组,成员包括医保科物价科、医患关系办公室及信息科等。当接到患者关于价格的投诉时,2小时内启动应急预案,展开调查处理。
2.执行中管控
(1)宣传公示:一是配合价格公示与政策宣传同步,通过电子显示屏、公告栏、图文推送等多种形式,在医院门诊大厅、住院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及时公示价格调整内容,并附上政策解读说明,让患者和家属第一时间了解价格变化;二是同步配合科室自查与物价科抽查,各临床科室每周开展一次价格执行情况自查,填写自查报告,物价科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抽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2)建立价格监测预警制度,维护医保物价智能审核系统,梳理并制定了收费条目与医嘱的关联,并按医保支付范围规定做好限定支付提醒,以问题为抓手,建立一系列收费项目关联关系,包括关系、除外关系的规则和医保限定支付适应症规则。
(3)关注医保平台日审系统反馈问题,利用信息化手段筛查违规收费问题,立行立改,将结果纳入科室的月度绩效考核及年终考核。
3.执行后优化
(1)建立联合查房制度
信息科可以联合医务科、医保物价科等部门,每月开展一次医疗服务收费项目联合查房。深入各临床科室,现场检查医疗服务项目的收费情况,核对医嘱、收费清单与实际服务是否一致,确保价格调整政策在临床一线准确执行。
(2)定期评估调价影响
建立价格调整运营评估小组,由医院管理层、物价科、信息科以及临床科室代表组成,综合考量医疗成本变动、市场同类服务价格水平以及医保基金支付能力等因素,对每一项价格调整申请进行全面评估。
(3)建立并持续优化价格调整的实施路径
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对医院医疗服务调结构、腾空间的收费管理思路,动态监测并持续优化实施路径,医院形成了一套执行医疗服务价格政策的工作流程(见图2)。
图2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执行流程图
强化风险防控,保障价格调整平稳实施
1.政策衔接风险防控
密切关注医保政策与医院价格调整政策的衔接,加强与医保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调整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医保报销目录和报销比例,确保患者能够顺利享受医保待遇,防止因政策衔接不畅导致患者费用纠纷。尤其是调整期间在院的患者,必要时可能需要先办出院结算,然后再次办理入院,保障患者住院期间的报销待遇。
2.强化跨部门协同与责任落实
(1)加强信息科与医院内部各部门的协同合作,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如每周召开工作协调会,共同解决价格调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将价格调整执行情况纳入各部门绩效考核体系,明确各部门在价格调整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确保价格调整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3.关注特殊群体权益保障
落实特殊群体医疗费用减免与救助政策,对于孕产妇、6岁以下儿童等特殊群体,在价格调整后,及时在系统维护相应的减免系数、规则,确保特殊群体及时享受其医疗费用减免标准。
在落实价格调整政策过程中,信息科通过信息技术,建立高效工作机制、规范执行流程以及强化风险防控等一系列举措,确保价格调整工作高效、准确、平稳地进行,既保障医院业务的正常开展,又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强化医疗服务项目收费管理,助推医院管理模式向精细化转变。
(作者单位: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信息科)
下一篇: 刘丽红:智慧医院信息系统升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