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轮岗了吗?

作者:李楠 发布时间:2021-09-15
浏览次数:

前不久,一篇名为《从信息中心主任轮岗保卫科长想到的》的文章,在各大医疗信息化群里引发热议。


文章的作者是一位医疗信息化领域的专家,他本想借着去医院看病的机会,顺道拜访自己的老朋友,即该院信息中心主任,却意外得知,此人已依据敏感岗位轮岗制度,调任至保卫科长岗位工作。


这篇文章之所以引发热议,是因为它代表了一个群体的共识。关于这方面,大家可以通过查看文章和评论自行感受。


接下来,我从个人角度聊聊这件事,不到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1
轮岗是一种很常见的管理手段


轮岗是一种很常见的管理手段。但是,作为决策者和承受者,对于轮岗的理解和逻辑,全然不同。


作为管理决策者,更多地是以战局思维来看待轮岗:通过各种策略,调兵遣将、排兵布阵,实现对各类兵种的充分理解、利用和调配。


在整个过程中,管理者需要通过不断地变化阵法,了解每个兵种的优劣,发挥不同兵种之间的联合作战能力,达到扬长避短,精确调度等目的,最终为整个战局的输赢负责。


员工则不同。作为个体,更在乎自己在阵形中所处的位置,以及随之而来的影响和变化。


对于被轮岗,不同段位的员工,考虑也不同。


基层员工更在乎职业状态的稳定性:轮岗会不会影响自己当下的利益,比如收入、职业发展等。


中层员工则更关注公平公正和想象力:凭什么把我挪到这个位置?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正是这种视角和认识上的差异,引发了不同角色和群体对于轮岗的探讨。


2
轮来轮去,为什么总是信息科?


敏感岗位是指在一个单位(或者公司)中,对于涉及人、财、物等核心资源和业务,具有一定知晓权、行使权和分配权的岗位。


通俗地讲,有些工作岗位,不仅知道冰箱里有多少肉,还可以打开冰箱的门(假设冰箱是上锁的),频繁地拿肉、放肉。从事这样的岗位,手上容易沾着油,这些都属于敏感岗位。


当一个人对于某岗位的核心流程、重要节点和风险控制都了如指掌时,也就为他(她)利用各种规则、资源和人脉,达到合法或不合法的目的,腾出了足够的空间。


对于敏感岗位,各类组织都有一整套制度约束,用来加强内部监督,主动防范和规避“藏污纳垢”的风险。比如,廉政约谈、定期审计、岗位轮岗等等。


医院的敏感岗位很多,财务、人士、药品、器械、信息等。关于信息科的敏感性和重要性,我在《既然人人都懂技术,那还要信息科干嘛?》一文中已经充分阐述,这里不再赘述。


医疗行业日趋严格的监管环境,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敏感岗位轮岗制度”在医院内部刚性落实。


然后,很多人就要问了,风水“轮”流转,要“轮”一起轮,为什么总盯着信息科?


我想可能有两个原因:


首先,轮岗不是盲目的。有些敏感岗位,由于其专业门槛限制,涉及核心管理要素等考量因素,通常采取了更为柔和的内部轮岗。这种内部轮岗,彼此还在同一个牌桌上,无非就是对调一下手中的牌而已。所以,不会引发太多关注。


其次,从信息科轮岗到保卫科的跨部门轮岗,跨度确实有点大。但仔细想想,这两个岗位,通过标准化、流程化,早已将大多数的业务流程演化成便于流通和传播继承的知识经验,继任者很容易将这些明面上的知识快速吸收、内化,实现快速转换和平滑过渡,减少了岗位轮转对科室稳定和业务连续性的影响。


3
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轮岗


(1)正确认识轮岗的积极意义


首先,轮岗有助于培养自己的多边能力。在同一个岗位超过一定时间,会习惯于岗位既有的流程、模式,不仅限制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对问题也容易视而不见。


轮岗,可以让一个人在不离场、不出局的前提下,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和角色。以不同的视角和方式重新认识工作,获得反省,总结,提高。同时,借助以往的工作经验,采取创新性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这非常有利于跨界创新。


其次,轮岗可以加强内部协同。部门之间由于专业和职责不同,天然存在横向协同的困难,思考问题时难免狭隘,容易陷入以专业(岗位)利益为优先的本位主义,组织效率会被大量地损耗在部门间或者岗位间的协(扯)调(皮)上。


通过轮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各部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片面性误区,化解部门间日益僵化、缺乏活力的状况


最后,信息科的工作性质非常特殊,作为医院的“IT基础运营商”,信息科几乎要跟医院所有的部门和科室之间发生交集和联系,上到院部、机关这样的顶层,下到物业、保洁这样的基层外包部门。轮岗对信息科来说,可以更好地理解医院各部门之间的业务逻辑,以便更好地为各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服务。


(2)如何更好地面对轮岗,胜任新岗位


岗位的转换伴随着自身角色的转变。面对全新的岗位和环境,难免情况不熟、业务不精、无从下手。因此,加强学习是尽快胜任的基本途径。要尽快熟悉与岗位分工相关的行业知识和必备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多看、多听、多问,尽快熟悉周围的环境和同事,快速融入新环境。上道之后,就可以观察思考,轮岗部门的工作与自己本职工作(也就是信息化工作)之间的交叉点在哪里,有哪些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优化创新的地方,同时也可以反思自己在信息科工作时,有哪些本位主义的做法等等。


4
结尾


最近,我留意到一篇来自光明网的新闻:在全面推进“双减”背景下,北京提出大规模、大比例推进干部教师轮岗,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课程和教育服务,具有新的价值和意义。对于轮岗对象、轮岗去向、轮岗年限、轮岗管理、轮岗保障等方面作出制度化的设计和安排,可以确保教师交流轮岗的有序推进。


这段话的关键词也是轮岗,文中加黑部分,尤其值得学习借鉴。


轮岗意味着太多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大多数人,面对轮岗(尤其是没有明确晋升预期和时间期限的一般性质轮岗),都会产生自发的抵触情绪。


因此,在轮岗这件事上,组织层面既要讲原则,还要讲情分。要与涉及轮岗员工进行充分沟通,听取个人意愿和利益诉求,明确轮岗方向、轮岗年限等要求,完善相应的轮岗配套制度,让轮岗人员从心理上做好准备,增强他们面对新岗位、新环境的信心,帮助其尽快进入新角色,胜任新岗位。



作者简介

李楠,CHIMA青年委员。现从事医院管理和信息化工作。作者观点仅代表个人,纯属技术交流,与供职单位无关。公众号:Lefty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