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

发布时间:2020-12-16
浏览次数:

近年来,上海大力推动“互联网+医疗”发展,聚焦医疗服务新业态、惠民服务新延伸、分级诊疗新拓展、医疗监管新规范的改革发展思路,打破医疗资源分布的时间局限和空间局限,老百姓可体验“诊前在线咨询+线下就诊+网上复诊+诊后在线随访”的全新服务模式。


截至2020年11月中旬,上海市已有43家医疗机构取得互联网医院资质,开展相关互联网诊疗服务,为患者在线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服务。已累计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8.61万人次,开具处方4.75万余张。





医改良方




良方一:医疗服务分级联动 共享“互联网+医疗”发展红利



“互联网+”可以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助推双向转诊、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


医护人员为患者在线问诊,并做好后续疾病随访和健康管理信息的登记。


助力医联体信息贯通,打通分级诊疗“神经末梢”。通过“上海健康信息网”,在全市55个区域医联体及儿科等10余个专科医联体内部,实现医疗机构间上下业务贯通、信息互通共享、业务高效协同,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服务,让患者在“家门口”即可方便就医。


运用大数据分析,提高分级诊疗精准施策水平。通过对全年近2亿条门诊记录进行大数据分析,设计完善以老年人为主体,采取自愿方式,与社区医院、区级医院、市级医院各一家医疗机构组合签约,老百姓在组合内自由就诊,在组合外实行转诊,均享有优惠服务政策。截至目前,60岁以上老人签约人数已超过403万。


建立信息化平台,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效率。在“上海健康云”平台,实现了“健康档案随时查、家庭医生掌上签、慢病管理医生帮、预约挂号如约至、预约接种不用等、体征指标智能测、亲情账户亲人管”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流程。截至目前,“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上海健康云”平台已注册超过1200万用户。


良方二:丰富“互联网+医疗”服务内容与模式


在医院内部推动使用电子就诊卡,患者来到医院“一机在手”“扫遍”挂号、就诊、支付、取药等门诊全流程,实现院内就诊“一卡通”;患者通过院内导航,立刻知晓自己所在位置、院区各位置,实现院内就诊“一路通”;患者不出病区即可完成床边结算、自助结算及发票打印等出院服务,实现住院手续“一站通”。在医院之间,以“上海健康云”“医联平台”临床信息跨院实时共享为基础,推进医学检验结果和影像检查资料的互联互通互认,已实现44项常用检验检查项目跨院互认。


2020年2月26日,经过前期四年的不断完善,“徐汇云医院”获发上海首个公立互联网医院牌照。


规范互联网医院管理,搭建网上诊疗服务平台。互联网诊疗是用屏幕代替面对面,减少了患者前往医疗机构就医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为患者在线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随访管理和远程指导等服务。


开辟抗疫“第二战场”,“隔空问诊”爆发式增长。



疫情期间,医生为患者在线开具“云处方”,患者通过云医院就诊,减少了前往医疗机构就医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医院成了高危区域,市卫健部门成立“上海市发热咨询平台”,开通热线电话、心理援助热线和“新冠工作室”微信小程序,组织127名专科医师轮流排班,在线咨询服务,累计接听热线咨询电话2万人次,“新冠工作室”平台浏览24万人次,服务2900人次。


良方三:发挥“互联网+医疗”辐射带动作用 着力开展医疗服务对口支援


完善“互联网+”建设,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在新疆喀什、西藏日喀则地区,建立了统一的数据中心,构建“上海三级医院—受援市—受援县—受援乡”四级联动的医疗网络,打造以当地市人民医院为龙头来带动各县区、辐射周边地区的新型医联体。


白玉兰远程医学网让 “云诊疗”打破优质医疗力量地域界限。白玉兰远程医学网是整合上海三级医院的优质资源,成立全网络共享的专家资源库,实现支援、受援医疗机构之间的资源整合。通过平台为云南、新疆喀什、四川都江堰等地区开展远程诊疗服务。


变输血为造血,受援地区医疗水平提升。通过“沪滇帮扶医疗服务平台”、“沪喀远程诊断中心”、“日喀则白云兰远程医疗会诊平台”,上海市每年为云南、新疆喀什、西藏日喀则等地区开展适宜技术、全科医生、助理执业医师考前辅导等多个培训项目,真正做到“变输血为造血”。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