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互联网+改善医疗服务

作者:银川第一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0-11-26
浏览次数:


本案例获得CHIMA 2020医院新兴技术创新应用典型案例“互联网医疗”方向三等奖。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借力宁夏建设“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优势,大胆探索,先行先试,通过“搭建一个平台,创建一套机制,建设七大应用体系”,形成了一套低成本、可复制的“互联网+医疗健康”银川模式,创新措施不断提升患者满意度,努力使诊疗更加安全、就诊更加便利、沟通更加有效、体验更加舒适,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提升了欠发达地区医疗服务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近年来,银川市先后出台了19项互联网医疗的配套政策,5项行业自律规范,32项标准规范,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在创新机制的保障下,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充分应用“云大物移智”技术,以搭建“一个电子健康码、一个数据中心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为基础,实现了便民服务体系、远程诊断体系、线上门诊体系、健康管理体系、药事服务体系、科研教育体系和医疗监管质控体系的七大应用体系的建设,以此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向纵深发展,为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具体做法如下:


01
创建智慧医院,提升便民服务能力



(1)搭建“银川健康广场”,优化居民就医全流程。开发了“银川健康广场”小程序,以电子健康码为核心,将全市医疗机构统筹到一个平台,实现区域内号源、床位、大型设备等资源共享,并融合5G及人工智能技术,为群众提供与医疗健康相关的各类服务。



(2)创新药事服务体系,提高群众买药就医新体验。建设“宁夏处方审核流转中心”,实现共享区域药师资源、在线审方,由患者选择购药渠道,提升了群众看病便捷性与经济性。建设“药品流通服务云平台”,实现药品从供应端到患者端的全过程智能化、精细化管理,实现政府即时动态监管和药品采购使用的精准追溯。建设“精准药学服务中心”和“药师咨询服务平台”,提供全流程的药事服务。


(3)打造双中心建设,实现区域急救全流程服务。通过银川市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建立以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单病种急救中心为基础的多学科联合诊疗120闭环急救管理平台,充分利用“云大物移智”实现院前与院内的急救衔接,打造银川特色的“互联网+区域心脑血管协同救治平台”,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提升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


02
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提升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



(1)构建远程门诊体系,推进分级诊疗落地。建立覆盖全市的三个层级的“互联网+远程门诊”服务体系,通过“全国远程专家门诊”实现了疑难病不出省,通过“银川市远程专家门诊”实现了大病不出县,通过“银川在线互联网门诊”实现了常见病留基层。截至目前,全国专家远程门诊全国共接诊2.41万例;银川在线互联网门诊接诊1521例;线上诊后管理和复诊平台线上随访管理14.9万人次。


(2)构建远程诊断体系,推动区域医疗一体化。分层级建设了各类远程诊断中心,通过“人员云化、平台虚拟化和机制市场化”的原则,实现时间、地域和内容三个全覆盖,推进了区域内诊断的标准化、同质化。截至目前,累计提供117万份心电图、59万份影像、12.8万例病理的远程诊断。



(3)构建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全民健康素养。建立医疗健康教育培训云平台,为医师提供个性化的医学教育培训服务;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服务。截至目前,完成了全市副高以上医生健康宣教视频8963集。


(4)构建健康管理体系,探索大健康发展路径。以“一个平台、一套设备、一个团队、一套机制”的模式,建设多个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慢病管理服务体系,开展慢病管理、医养结合等工作。截至目前,共管理高血压患者3万人,糖尿病患者1.1万人。


03
互联网+抗疫



银川市发挥“互联网+医疗健康”优势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通过组建“互联网医院联盟”、开通“湖北快速通道服务平台”、成立“新冠远程会诊中心”,推动“海外抗疫活动”。同时,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仅用4天时间,完成“银川市临时急救医院”从无到有的信息化整体改建工程,其中包括专线、有线网、无线网、4G、电话、LED、监控、网络安全的综合布线等基础性建设实施工程;HIS、LIS、PACS、OA等软硬件搭建工作;远程诊断、远程门诊、远程会诊互联网+落地工程。疫情期间,互联网医院线上共计21.48万名医生,为全国患者提供健康咨询3986.22万人次,义诊患者2039.90万人次,提供心理咨询171.42万人次,送药上门216.24万人次。海外问诊8万人,覆盖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3月被列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转发有关地市信息化支撑疫情防控工作典型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