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院产品观之二:桌面篇

作者:李楠 发布时间:2019-08-23
浏览次数:

写在前面的话

近两年,医院信息化发展进入快车道,数字化医院的热潮尚未完全褪去,智慧医院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


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一名医院信息化工作者,我在第一时间,在台前幕后,能真切地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新趋势和高科技的浪潮。


高兴的同时,我也感到一丝隐忧:当冰冷科技越进步,人们会更加渴求对象具有温度。


因此,便有了《智慧医院产品观》这个系列的文章。此番写作的目的,旨在权衡新技术的所失与所得,探索交互设计的平衡,让科技回归人性,重拾质朴。



1、引子


周一的医院,繁忙有序。


机关会议室里,随着一句“今天的交班会到此结束,散会”,大家纷纷起身,脚步匆匆,鱼贯而出。


我回到办公室,喝了口水,开始整理记在本上的重点工作。


这时候,案头的办公电话响了。


这个电话来的真不是时候,我心想。常年浸润在工作环境中,整个人早已养成条件反射。尽管心生抱怨,但我还是下意识的拿起电话:你好,医疗科XX。哪位?

电话那边是一个略显焦虑的声音:“兄弟,我内分泌科张医生,你现在方不方便,我电脑出了点问题,想请你过来看一下。你看?”


我看?我看着眼前的本子上,记录得密密麻麻的、还没来得及梳理的工作,心里有一万个不愿意去的理由。有句话甚至已经到了嘴边:“你电脑IP是多少?我先连过去看一下?”


但这句话终究没说出口。离开信息科后,我跟人打交道的几率,远高于以前跟计算机打交道。


跟人打交道很复杂,但也有一些普适的基本原则。比如,感情比效率更重要。

眼前这个场景,通过远程直连对方电脑,似乎是最便捷的方式。但是,考虑到张医生急切的心情,以及我俩之间还不错的交情,还是按他的要求去一趟为好。


几分钟后,我走进内分泌科医生办公室,听张医生讲诉他的诉求:他积累了一堆申请课题的资料,放在医生办公室公用电脑桌面文件夹里,文件夹以他的名字命名,还专门加了“勿删”二字。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就在他正准备申报课题的时候,这个日积月累的宝贝文件夹,居然消失了。


我坐在这台公用电脑前,看着熟悉的XP桌面上杂乱无章、各式各样的文件夹,有点儿无奈。这么重要的资料,保存在一个公用桌面上,这跟把个人财物放在不上锁的公共存储柜里有啥区别?丢了你怪谁?



当然,这只是我的心理活动。真相如何,咱也不敢问,咱也不感兴趣。解决问题是关键。


还好,运气不错,在数据恢复软件的帮助下,绝大部分文档资料算是找到了。


寒暄客套几句后,我准备离开。


临走前,我给了张医生两个建议,


一是重要文件最好放在办公系统的个人文档柜里。相比于公共桌面,办公系统需要用户名和密码才能登陆,安全和私密性更好一些;


二是,眼前这台公共电脑,硬件配置是好些年前的,性能早就跟不上节奏了。最近院里买了一批新电脑,小机箱,大屏幕,既好看又好用,可以考虑换一台。


我的第一个建议让张医生眼前一亮,他当场表示要我教他怎么用;


张医生对第二个建议的答复让我“眼前一黑”:啥?换电脑?哎呀,算了吧,还是先凑合一下,一换电脑又要扣科室成本,我们科这情况你也知道,日子不好过呢!


2、思考:这“招人嫌”的桌面


回到办公室,我看着屏幕上的桌面和地上落了灰的机箱,想想刚才发生的事,无奈的笑了笑:不可否认,这些年,电脑桌面变得越来越高级,越好看。但桌面作为办公环境里重要的生产力工具之一,其表现始终低于大家的预期。这里的大家,既指用户,也指运维。


真是应了那句话:好的产品左右逢源,差的产品“里外招人嫌”。


对用户来讲:


这是一个寡淡无味,甚至有点儿固执的桌面: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安全和隐私问题,Windows原生桌面缺少很多辅助办公的工具和设定。例如搜索工具Everything、类似Fences这样优秀简洁的桌面管理软件,还有根据个人需求而定的桌面小部件等等。以至于我会在随身携带的优盘和办公内网网盘中,都存一份常用软件,以便遇到新的办公桌面时,快速应用;


固执主要来源于桌面和机箱之间一成不变的计算架构,这种相对固定的捆绑关系决定了,桌面跟着机箱走,用户围着机箱转,用户体验到很强的顿挫感。


相比之下,我早已习惯了人和桌面之间的无缝衔接:我会经常在走路时抬起手腕,把转瞬即逝的想法以语音形式简洁记录在腕表里;坐公交时,拿起手机继续写下想法;回到家里,打开电脑,白天的思维碎片都会按照时间轴呈现在眼前的电脑桌面上,我要做的只是把它们重新梳理加工。


这其实是我长期以来养成的碎片化写作习惯。在整个过程中,我用到了各式各样的桌面,它们大小不一,来自不同的操作系统,但这种跨平台的桌面切换和数据同步,对我来说是无感的、极其顺畅的,而且一点也没耽误事,堪称是一种人和桌面之间的“交互享受”。


对信息科来讲:


每台桌面都像“任由用户打扮的小姑娘”,管理、维护和恢复桌面的成本都很高;每说到这里,我就想起一个有趣的案例:以前工作过的一家医院,护士站电脑的桌面壁纸甚至图标,总被科里的护士换成类似Hellokitty这样的卡通人物,又或是热播韩剧的男主剧照等等,最终这个“管理不善、公私不分”的锅,还是甩给了信息科。


相比之下,网吧对于批量客户机的管理,可以为医院提供很好的行业借鉴。网吧的所有电脑都是统一桌面、统一入口,统一管控的。而且,无论前任用户对电脑作出如何改动,只要重启电脑,一切就恢复原样。



2008年,我在一家二甲医院信息科工作。有一阵信息科只剩下我自己,要独立面对全院上百台客户端的运维工作。考虑到这种情况可能要持续很久,我便从网上找了一套网吧运维软件,成功实现了桌面集中管控,远程批量安装、回退、推送等简单功能,为我节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当然,这只是应用层面的创新,底层计算架构并没有实质的变化。)



快乐的日子总是很短暂,试用期过后,软件每天开始频繁弹窗,提醒我尽快缴费。后来,看我无动于衷,软件索性限制了客户端的数量。我又回到了每天跑断腿、吼破喉咙的日子。


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我总不能劝说医院领导去购买一套网吧管理系统,用来维护医院的各类终端和桌面吧。


当年的酸楚回忆已经随风而去,如今的医疗云桌面市场热闹非凡。我经常能在媒体上看到医院上线云桌面的新闻,不久之前,厦门三院的云桌面案例,在我朋友圈、微信群里各种刷屏,收获好评无数。


当然,医院和网吧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医院云桌面,无论谁来做,架构如何,我想都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才能满足需求,也配得上智慧医院这个高大上的title:


一是快速部署、快速恢复、快速调整。


告别做系统、装软件,出了问题再重做系统、重装软件的恶性循坏,也告别拆机箱、加内存条、加显卡的打补丁升级方式;面向不同科室对计算、图像处理等不同要求,量身定做模版,灵活调整,快速展开。


二是稳尽可能降低人为修改对桌面造成的影响(无论是恶意还是误操作),尽量不改变医护人员已有的用户习惯;尽量减少突发情况(如服务器和网络故障)对于桌面计算的影响。


期待云桌面的推广应用和技术迭代,让医院用户和桌面之间的互动,多一点高级的享受和自然的交互;也让信息科能从繁重、重复的运维中解脱出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技术本该如此,让工作和生活更轻松。


作者简介:

李楠,男,33岁。CHIMA青年委员。先后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和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计算机学院。从业至今,历经基层医院信息科、卫生行政机关等岗位,先后从事卫生统计、HIS系统开发和运维等工作,现就职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原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卫勤部,从事信息化和医疗管理工作





相关链接:智慧医院产品观之一:院内导航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