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医学仿真应用赛道开启:赋能临床与公卫,引领医工融合新未来
一、大赛总体介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号召,落实“十四五”规划中关于加快数字产业化、推动数字化服务普惠应用的战略部署,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的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特设“医学仿真应用赛道”,其中临床医学与公卫医学方向由西京医院承办。
本赛道旨在推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前沿仿真技术与医学领域的深度融合,聚焦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领域的实际难点与“卡脖子”问题。通过竞赛形式,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医工交叉学科发展,为加快疾病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全流程的精准化与智能化,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案和新人才。大赛致力于搭建开放型创新平台,提升创新能力,加速成果转化,促进学科交叉和人才培养改革。
诚挚邀请全国各大医学院校、医疗机构、相关企业的专家学者、医务工作者及青年学子踊跃参与,汇聚智慧,展现才华,共同探索仿真技术与医学融合的无限可能,为推动中国医疗健康事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二、赛题介绍(竞赛组别)
本赛道紧扣临床与公卫实践,设立以下七个组别,参赛者可选择相应方向进行创作:
1.大健康智能体组:聚焦构建应用于真实医疗场景的“医疗智能体”。作品需体现智能体在仿真或真实环境中的交互、推理与协同能力,旨在优化业务流程、提升诊疗准确性、改善资源调度、增强医患体验、保障医疗安全与合规。
2.内科诊断与治疗组:在仿真内科场景中,展示内科疾病的诊断思维、治疗策略、临床决策、团队合作、沟通技巧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验证与应用。
3.外科诊断与治疗组:在仿真外科场景中,展示外科技能培训、手术模拟演练、手术风险评估、影像分析、团队协作、新技术新材料验证及术后康复指导等能力。
4.临床诊断平台组:利用仿真技术构建或展示临床诊断平台,侧重于症状分析、诊断策略制定、疾病模拟、实时监测、疑难杂症解决方案探讨及联合实验室评估等功能。
5.公共卫生管理组:运用仿真技术应对公共卫生挑战,包括疾病预测与传播模拟、环境卫生评估、食品安全监管、灾害应急管理、政策制定效果模拟、社区健康推广及医院管理优化等。
6.医学技术创意组:针对临床与公卫领域的难题,提出融合仿真技术的创新技术解决方案、发明原型或具有前瞻性的设想。
7.医学技术科普组:创新性地应用仿真技术进行医学知识的转化、传播和普及,特别是面向特殊人群的定制化科普作品。
三、赛程安排
报名与作品提交:2025年5月1日 - 10月15日
初赛评审:2025年10月中旬
省赛区决赛:2025年10月下旬
全国总决赛:2025年11月(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四、官方网站与官方信息渠道
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官网:
http://www.siac.net.cn
微信公众号:仿真创新应用大赛
赛事咨询:
彭 锐:13572987489
许 斐:13279387766
点击此处可进入大赛官网查看详细参赛信息
下一篇: 提速数倍!医疗影像数据迁移迎来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