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翼”启向未来,低空医疗走廊的智慧服务新范式
一 案例概要
龙泉驿区低空医疗物资配送项目是一项创新的医疗服务模式,旨在通过无人机技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效率。这种配送方式具有速度快、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点,能够有效提高医疗物资的配送效率,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将急需的医疗物资送达目的地。该项目依托龙泉驿区医共体建设基础,以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简称:成都龙泉区一医院)为核心,构建覆盖全区14家医疗机构的低空物流网络,实现医疗物资的高效、安全运输。自2024年10月30日首飞成功以来,项目已进入常态化运行阶段,显著提升了区域医疗服务水平,为全国低空经济与智慧医疗的融合提供了成功范例。
龙泉驿区,位于成都市东部,面积达557平方公里,地貌多样,涵盖平原、丘陵与山地。这种地貌虽丰富,却给医疗服务带来挑战。地域广、医疗机构分散,导致偏远居民就医不便,交通和医疗资源均显不足。传统救护车运输医疗物资,成本高、效率低、灵活性差,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为应对这些挑战,龙泉驿区临床检验中心(简称:临检中心)于2017年成立,依托我院检验科,旨在解决基层医疗机构设备简陋、检查项目少、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临检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区域内14家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准确、快捷、方便的检验服务,服务范围覆盖全区6个街道和3个镇,总路程约128公里。为确保检验样本及时收集,临检中心每天上午8:30至12:00安排两辆救护车,沿南线和北线收集样本。然而,龙泉山脉的存在使样本收集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如前往山泉镇的路途耗时且存在安全隐患。这凸显了优化医疗物资运输方式的紧迫性,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可及性,更好地满足居民医疗需求。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积极探索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引入无人机技术,启动低空医疗物资配送项目,旨在构建高效、安全的立体化运输网络,突破传统物流限制,助力医院服务升级,提升全区医疗服务水平。
二 案例经验做法
1.政企医协同合作机制
政府牵头,联合医院、经开医投集团、杭州迅蚁等单位,共同开发航线、报批空域,确保项目合法合规运行,保障顺利推进和高效运行。
2.技术标准化与安全保障
(1)全流程监控:通过优化飞行路径规划、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制定无人机配送安全规范,实现全程监控与管理。
(2)“平急结合”体系:构建“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立体化运输体系,兼顾日常配送与突发事件响应。
(3)突破时空限制的“点对点直达”模式:突破极端天气和交通高峰限制,实现了医疗资源的深度共享与扩容下沉,建立了具有龙泉驿特色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模式。
3.分阶段试点与推广
项目分为三个阶段实施,确保每个阶段的目标明确、任务清晰,分别为项目首飞阶段、试飞阶段以及常态化运行阶段。2024年10月30日首飞阶段验证了无人机的飞行性能和配送流程的可行性;2024年11月开始试飞阶段,并对飞行路线、起降点设置、操作流程等进行了优化调整;2025年3月正式迈入常态化运行阶段,进一步扩大了无人机配送的范围,实现了全区医疗物资的高效配送。
4.借鉴“公交车制式化”管理模式
制定常态化飞行线路时间计划,并按照南环线、北环线、山泉线3条飞行线,精准、高效地为各医疗机构提供便捷的低空物流服务,确保医疗物资的定时、定点配送,提高了配送的效率和稳定性。
5.政策与资源配套
通过财政补贴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运输服务费等,降低运营门槛,推动项目可持续发展。
三 覆盖范围及服务对象
1.区域覆盖:覆盖龙泉驿区6个街道、3个镇,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
2.患者群体:龙泉驿区居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居民,如山泉镇等山区居民。
四 低空医疗物资配送项目工作场景
1.血液标本配送:实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区乡镇卫生院与区一医院的血液标本快速运输。
2.急救药品配送:建立常态化无人机配送通道,优先配送急性心梗、脑卒中等急救药物,覆盖80%危急重症需求。
3.中医药配送:实现区域内中药半小时送达,结合智慧共享药房,提升中医药服务效率。
4.病理标本冰冻切片配送:缩短病理标本从采集到送达实验室的时间,提高诊断效率。
5.应急救援:在紧急情况下,无人机可实现即用即飞,确保急救物资及时送达。
6.未来合作拓展:探索与成都市血液中心合作,开展血液等更多医疗物资的低空配送。
五 关键技术
1.无人机技术:采用6翼小型无人机,配备北斗导航、5G-A网络通感一体技术,实现自主飞行与远程遥控,确保精准定位与实时通信。
2.专用医疗箱:配备专用恒温医疗箱,可维持2℃—8℃的恒温环境,保障血液、疫苗等敏感物资的安全。
3.突破极端天气:支持中雨、中雪及六级以下大风天气正常飞行。
六 应用效果与成果分享
1.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无人机配送实现了当日采样、当日送检、当日出报告,极大提升了乡镇群众的“15分钟”医疗服务圈体验感,显著增强了乡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2.医院时效性提升:无人机低空配送显著提高了医疗物资的配送时效性,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低空运输与地面运输的对比分析:平均时效性提升41.61%,以山泉镇为例,无人机运输单程仅需10分钟,相比传统汽车运输的时间快22分钟,时间缩短了近68%。
3.成本节约:无人机配送显著降低了传统运输能耗及人员成本,预计每年可节省运输成本约41.7%。
4.推动医共体建设:项目为医共体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促进了医疗资源的扩容下沉,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5.促进低空经济发展:项目为低空经济与智慧医疗的融合提供了成功范例,推动了低空经济的发展。
6.社会效应显著:项目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形象,增强了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
七 机遇与挑战
1.机遇
(1)政策支持: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低空经济和智慧医疗的高度重视,为项目提供了政策保障。
(2)技术进步: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
(3)市场需求:偏远地区对高效医疗服务的需求,为项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4)合作机会:与成都市血液中心等医疗机构的合作,为项目的拓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2.挑战
(1)成本问题:无人机配送的运营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优化成本结构,降低运营费用。
(2)技术完善: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的运行稳定性仍需提升,特别是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表现。
(3)政策法规:低空飞行的政策法规仍需进一步完善,以保障项目的合法合规运行。
(4)公众认知:部分居民对无人机配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存在疑虑,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
八 下一步发展规划
1.拓展应用场景:继续探索医疗物资应急低空配送场景的应用,进一步丰富服务内容。
2.加强合作:与成都市血液中心等医疗机构合作,拓展低空配送服务范围,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
3.政策支持: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完善低空飞行法规,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4.公众教育:加强宣传和教育,提升公众对无人机配送的认知和信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通过以上措施,龙泉驿区低空医疗物资配送项目将继续深化创新,推动区域医疗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为全国低空经济与智慧医疗的融合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来源:CHIMA 2025医院新兴技术创新应用典型案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