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实践”培训班圆满结束
由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医疗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实践”培训班于8月7日至9日在上海召开。共有来自全国的70余名医院业务科室及信息化骨干成员参与此次培训,培训集结了华东理工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讲师教授,以及来自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信息化专家授课讲座。
结合人工智能的特点,本次培训由线下理论课程和线上上机实训组成,通过理论学习与高强度实训相结合的方式,使培训人员快速掌握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并深入理解其在医疗导诊、单病种质控、电子病历生成、专病决策支持、医疗教育等核心场景的落地路径。
其中线下课程为期3天,围绕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核心技术,从基础理论、应用框架、深度训练、应用场景几方面详细阐述。
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薛万国,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阮彤、长聘副教授刘井平、复旦大学教授熊赟、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段苏峰、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晓玲、上海财经大学长聘副教授崔万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主任许杰、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调研员胡军,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任王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博士李邵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处长王春鸣、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部长向阳,分别就《GPT模型的发展历程及医疗大模型现状》《课程体系介绍》《领域大模型预训练与微调》《检索增强生成》《Agentic Workflow》《Text2SQLT》《大模型推理与强化学习》《AI赋能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浙大二院探索实践》《医疗质量信息化质控》《电子病历自动生成》《互联网医生数字分身与临床决策》《AI赋能临床思维教学》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学员掌握包括检索增强生成(RAG)、Agentic Workflow、Text2SQL、领域大模型预训练与微调、强化学习等在内的关键技术。并与学员进行深度交流,答疑解惑。
线下培训结束之后,学员从8月11日开始,进行为期50小时的线上实训,实训将由华东理工大学相关老师进行辅助。
学员表示本次培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安排合理,不仅系统梳理了人工智能的现状、发展和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的技术底层逻辑,同时通过典型医院的应用讲解,为学员更好地应用人工智能提供了更多成功案例。
目前,医疗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已呈燎原之势,CHIMA将持续关注行业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从业人员带来更多、更先进的培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