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化新闻一周回眸第496期 |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广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第二批改革创新典型经验的通知
国内新闻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广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第二批改革创新典型经验的通知
7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关于推广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第二批改革创新典型经验的通知。聚焦“强化组织领导与部门协同、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强化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优化服务模式”四大重点任务,总结提炼了11条改革创新典型经验。同时,梳理了部分试验区在绩效评价、县域医共体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层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典型案例,供地方学习借鉴。(国家卫生健康委)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启动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启动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着力补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短板弱项。一方面,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2025年统筹各类中央资金约88亿元,支持县级医院、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推进县域医学影像、心电诊断、医学检验、消毒供应、中心药房(共享中药房)等5大资源共享中心提标扩能,加快实现“乡镇检查、县级诊断、结果互认”,筑牢基层服务网底。另一方面,加快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通过远程医疗、巡回医疗、对口帮扶等方式下沉基层,累计服务基层患者400多万人次;大力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招生培养工作,打造一支“留得住、干得好”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国家发展改革委)
北京市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介绍利用信息化支持医疗服务改革经验
7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京召开“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主题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北京市深化医改的有关做法。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钟东波介绍,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市分管领导每个月召开“三医”调度会,把信息化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加以统筹推进。卫健、医保和药监也建立了“三医”信息化联动机制,每年都建立信息化建设和提升台账,多渠道筹集资金,来加强信息化建设。针对群众看病就医中的堵点、难点和痛点问题,打造“京通”便民服务平台,集成“三医”服务。院前,优化诊前和基层转诊服务。院内,优化诊疗、住院和缴费服务。线上,创新互联网诊疗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
国家医保局:将建“一人一档”全民数据库,加速新技术临床应用
7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深化医保改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黄华波表示,下一步,将积极构建与"1+3+N"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相适应的医保服务体系,加强数智赋能,深入推进"一人一档"全民参保数据库建设,动态更新参保人员的参保状况变化,赋能基层工作人员能够精准掌握群众漏保断保原因困难,不断提高参保工作实效。进一步挖掘数据赋能潜力,赋能参保人健康管理,增强医保的获得感,更精准高效推动全民参保扩面。(大健康派)
工信部将完善人形机器人等产业发展政策
近日,从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上获悉,下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突出“强筋壮骨”、价值创造、安全保障、行业治理,重点抓好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全力巩固工业经济基本盘;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等八个方面工作。其中,在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全力巩固工业经济基本盘方面,将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充分发挥工业大省引领作用。制定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助力扩大消费行动方案,加快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智能穿戴、无人机等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推动制定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扩大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加快加力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行动,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金台资讯)
上海市印发《上海市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应用的若干措施》
7月29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上海市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应用的若干措施》。《措施》中共包含12项内容,旨在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进本市“模塑申城”工程,降低创新创业成本,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应用,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科技攻关体系与能力建设
近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印发《关于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科技攻关体系与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指出,依托光电传感采集芯片、智慧影像等高端医疗装备核心部件,抗体高通量筛选药物研发平台等关键设备,临床级病毒载体等关键基础原材料,开展突发急性传染病临床防治技术及产品研究。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公共卫生”创新发展。加强公共卫生数据实验室建设,加快公共卫生语料库、高质量公共卫生专业数据集等人工智能应用基础资源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公共卫生”场景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推进传染病风险监测预警、智能流调、应急预案和辅助决策等多智能协同应用,研究构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行业垂类大模型,实现数智化赋能目标。(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内蒙古出台9条举措促进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内蒙古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进一步明确9条具体举措,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优化产业布局,按照“空间集聚、错位发展、业态成链”原则,重点在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高标准建设数字产业园,对认定为自治区级数字产业园区同等享受自治区工业园区相关支持政策,并鼓励各盟市运用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数智化改造升级,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应用示范基地。推动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在自治区建设人工智能实验室、具身智能行业应用中试基地、人工智能安全示范中心等,支持企业建设数据治理、模型算法、算力和数据交易等服务平台,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等,给予后补助。(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南京官宣“打造全国脑机接口产业高地”
7月22日,南京召开脑机接口产业培育大会,发布了《南京市推进脑机接口产业创新突破行动方案(2025-2030)(征求意见稿)》。《行动方案》明确,2027年打造成为脑机接口领域科研和转化高地,2030年成为全国脑机接口产业创新高地。会上,南京大学脑机接口研究院、江苏脑机接口研究院、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联合体揭牌,江苏省脑机接口产业联盟、江苏省脑机接口共性创新和产业服务平台宣告成立。就南京而言,江北新区、鼓楼区、栖霞区依托各自优势,谋划建设脑机接口产业载体的平台,在医疗等领域培育了一批初创型企业。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中国电科十四所等高校院所,积极推进脑机接口领域研发平台建设,获批类脑智能技术创新中心等省部级创新平台和重点实验室,类脑计算多模态脑机驱动等领域研发走在前列。(澎湃新闻)
国际新闻
谷歌发布开源医疗AI模型MedGemma和MedSigLIP
近日,谷歌以T5Gemma和MedGemma两款新模型震撼了大模型的战场。T5Gemma的出现重新点燃了encoder-decoder架构的热潮,性能显著提升,而MedGemma则在医疗多模态领域展现出其强大的潜力,打破了闭源壁垒,开启了开源新纪元。T5Gemma专注于文本生成任务,涵盖问答系统、数学推理和阅读理解等多种应用,其encoder-decoder架构的灵活性使其能够在不同任务中进行优化配置。例如,9B的编码器配合2B的解码器,既保证了生成质量,又提升了计算效率。在相同的计算条件下,T5Gemma的表现优于单一解码器模型。(搜狐新闻)
飞利浦与Epic合作,推动心脏监测信息互联
7月24日,飞利浦宣布与Epic开展合作。双方将整合飞利浦在心脏监测诊断领域的创新技术与 Epic 的电子健康记录系统。根据合作协议,飞利浦将把其心脏监测设备,如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可穿戴心电贴片等,与Epic的Aura专科诊断套件无缝集成。这有效缩短了与飞利浦设备对接所需的时间,避免了传统模式下人工下单和数据录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延误,优化诊断流程,提升医疗效率。(CHIMA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