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化新闻一周回眸第485期 | CHIMA 2025顺利召开
国内新闻
CHIMA 2025顺利召开
CHIMA 2025于5月9-11日在厦门顺利召开,大会聚焦前沿技术、深化应用融合,汇聚医疗信息化领域众多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同时,大会还进行了医疗信息技术与产品展览,众多行业企业纷纷携优秀解决方案及创新科技成果亮相展会,充分展现了行业发展的蓬勃活力和美好前景。同时,大会发布了《医院网络安全运营能力成熟度评估指南》(试行版)《医院网络安全托管服务(MSS)实施指南》(2025版)《医院运营管理典型应用数据资源建设指南》(2025版)三本指南,对相关主题提出指导性建议。(CHIMA)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示:智慧中医医院试点项目拟入选建设单位名单
5月1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示智慧中医医院试点项目拟入选建设单位名单,包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127家单位。公示时间为2025年5月14日至5月2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京津冀鲁区域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实施方案》印发
为进一步推动区域互认工作向纵深发展,近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了《京津冀鲁区域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分别从组织机制、适用范围、互认规则、工作要求等方面对京津冀鲁区域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各项要求进行了明确,坚持“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底线,以质量控制合格为前提,以营造适宜制度环境为重点,以区域信息平台建设为依托,以便利患者为导向,以满足诊疗需求为根本,以接诊医师判断为标准”的原则,在不影响疾病诊断的情况下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同时,明确了开展互认工作的基本要求,提出了可以重新检查的具体情况,明确了到2027年的任务目标,并提出了加强检查检验质量控制、强化结果互认政策落实、加强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要求。(北京市卫生健康委)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将举办首届上海市医学人工智能应用技能大赛
5月16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发布通知,为激励全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促进人工智能与医学创新深度融合,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徐汇区人民政府、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决定联合举办首届上海市医学人工智能应用技能大赛。本次大赛分为AI+智慧医疗、AI+智慧管理、AI+智慧服务三个赛道。报名时间截止至2025年6月30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
新疆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
5月1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疆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有关情况,并围绕加快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稳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等答记者问。目前,新疆建成的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儿科、呼吸、感染性疾病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中,北京儿童医院新疆医院2024年的疑难危重症覆盖率达到81.62%,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疆医院收治危重症患者占比达55%,中山大学附属喀什医院疑难危重症的占比达68.87%,进一步提升了疑难危重症的救治能力和救治水平。(中国新闻网)
四川支持脑机接口纳入医疗服务价格体系
5月12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8部门联合印发实施《四川省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产业攻坚突破行动计划(2025-2030 年)》。《计划》提出,支持脑机接口纳入医疗服务价格体系,鼓励开放场景开展临床试验,加快推动医疗器械注册。提高关键器件供给能力,开发适配重要应用场景的软件和算法,加快脑影像机器人、脑电生理信号监测设备、闭环神经生物调控仪等设备市场化推广,全要素创新研制脑机接口整机系统装备,前瞻布局脑控机器人、脑机接口特色数字药物等前沿产品。脑机接口重点产品包括:脑机接口核心器件软件、脑机接口关键仪器设备、脑机接口重点系统装备、脑机接口特色数字药物。(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湖南2025年底90%以上县市将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近日,在长沙召开的湖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湖南省99个县市区开展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2025年底,90%以上县市将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的目标。目前,全省1965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服务能力标准,其中554家获国家推荐标准、171家建成社区医院、43家建成二级医院。据了解,湖南省通过推动人员、服务、技术、管理“四个下沉”和人员管理、收入分配、药品资源、检验资源、信息互通“五个统筹”,全省90%以上的县市实现了县级医院人员派驻乡镇卫生院全覆盖,群众在基层即可享受上级医生的诊断服务。(新华网)
广州发布卫生健康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成果
近日,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举行广州卫生健康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成果发布会,发布包括5个数据产品及28个高质量数据集。据了解,广州卫生健康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的数据技术和管理经验,结合广州实际,力求打造一个能够实现医疗健康数据安全可信流通、促进数据价值释放的平台,解决卫生健康数据“供不出”“流不动”“用不好”的问题,目前已成功汇聚了多家医疗机构的高质量数据。医疗机构可依托空间在通用全科、专科专病和便民服务方面进行创新,破解“三长一短”就医痛点;药械企业、科研机构可依托空间,在药械研发、临床试验和药械应用等方面进行场景创新,对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全链条升级,缩短药械研发周期,赋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广州日报)
南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创新应用
日前,从广西南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获悉,南宁市人工智能赋能医疗高质量发展项目近日正式启动。该市将积极推动人工智能(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提升民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近年来,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走在智慧医疗应用创新前沿。该院与华为、润达医疗联合推进“AI医疗全场景应用”,从智能分诊、临床辅助诊断到诊后全周期健康管理,构建覆盖诊疗全流程的智慧服务体系。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称,该院于今年正式推出广西 “数字人医生”服务,引入肺结节智能辅助诊断系统,通过AI精准分析肺部CT影像,使早期肺癌患者得到有效根治。该院还通过发布AI智能导诊机、AI数字人随访系统等,通过人工智能优化服务场景,重塑患者体验,释放AI的普惠价值。(中国新闻网)
女性肿瘤AI大模型在武汉发布
5月11日,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研发的“同济·木兰”女性肿瘤人工智能(AI)大模型,正式进入临床应用阶段。“同济·木兰”大模型引入DeepSeek强大的深度推理能力,叠加神州医疗跨学科大模型团队研发的多模态数据智能基座,构建出“双引擎”架构,可全面整合临床信息、影像资料、病理数据、基因检测等多源异构数据,实现多模态特征提取与识别。(科技日报)
国际新闻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机构采取行动扩大患者访问权限,推进互操作性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近期发布的公告显示,其下属机构正致力于帮助医疗服务提供者和保险机构减轻数据交换负担,并助力 Medicare 参保者更好地管理自身慢性病。该项活动旨在推动构建无缝、安全且以患者为中心的数字基础设施,确保健康信息不被封锁在数据孤岛中,并能安全地流通至患者和医疗服务提供者手中。(CHIMA编译)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计划利用技术减少研究中的动物使用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宣布将推出一项新计划,旨在拓展以人类为基础的创新性科学研究,以减少研究中的动物使用量。NIH指出,尽管传统动物模型仍是推动科学知识进步的关键,但技术能够为研究人员提供新工具,帮助其解决生物医学领域中棘手或此前无法解答的问题。该机构表示,新兴技术包括计算模型、真实世界数据等的使用,将为获得可重复、可转化且符合逻辑的研究结果提供新途径。(CHIMA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