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支付方式改革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发布时间:2024-01-22
浏览次数: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既需要改革创新,又需要医院管理者转变发展思路,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转换以往的管理模式和发展方式,通过精细化管理来提质增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公立医院实现“三个转变、三个提高”。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我国新时期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任务,也是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举措,使公立医院能够提供优质、高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减轻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DRG支付方式改革是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期改革卫生体制的重要途径,能够进一步明确医院基本功能定位,增强公立医院主体地位和社会责任,实现医院管理的规范化、合理化和科学化,逐步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使公立医院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地助推“健康中国”战略。

  1 DRG支付方式改革内涵、特点及重要性

  1.1 DRG支付方式改革内涵

  DRG是一种疾病诊断分类组合方法,根据疾病诊断、年龄、治疗方式、并发症、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将临床治疗相似、医疗资源消耗相近的患者划入若干病组,进行统一管理的新体系。DRG本质是一个以患者为中心,集支付管理、预算管理、质量管理为一体的现代化医院管理工具,被广泛用于医保支付、成本管控、绩效管理和医疗质量管理等方面,其核心理念是对疾病诊断进行分类,制定疾病分组的付费标准,执行标准化管理,实现医疗服务资源优化配置。

  1.2 DRG支付方式改革特点

  DRG支付方式是区别于项目付费、人头付费及病种付费等其他付费方式,它是依据患者的年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疾病轻重、并发症及医疗资源消耗等因素,将患者进行相关分组,并制定各疾病诊断组的付费标准,最后对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进行评价。DRG关注的是“临床过程”和“资源消耗”两个维度,分组结果要保障同一个DRG内的病例临床过程相似,资源消耗相近。因此,通常用“疾病诊断”来划分疾病类型,用“手术或操作”来确定治疗方式,同时使用患者的职业、性别、年龄、合并症或并发症等因素对病例个体特点进行描述。

  1.3 DRG支付方式改革重要性

  近年来,由国家医疗保障局牵头,相继出台了《关于印发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国家试点技术规范和分组方案的通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医疗保障疾病诊断相关分(CHS-DRG)细分组方案(1.0 版)的通知》《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全力保障DRG支付方式改革在全国推行,这预示着DRG支付方式改革进入快车道。

  DRG支付方式改革能够有效地避免过度治疗、过度检查和不合理用药等情形,对巩固公立医院的主体地位,明确其职责和功能定位都有好处,推动医疗机构因病施治;有利于推动公立医院转变过去的经营思路,管控医疗支付成本,提高资金运行效率;有利于维护医保基金安全,推动医保基金使用规范化、合理化;有利于对临床医生日常诊疗行为起到约束作用,确保诊断合理、治疗规范;有利于推动医院迈向规范化、精细化管理道路,健全完善现代医院管理新体系;有利于优化医务人员收入结构,建立激励机制;有利于区域医疗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医疗协调发展。DRG支付方式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医保支付方式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平衡,建立长效的平衡机制,发挥杠杆调节作用,切实协调好“医保、医院、患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三方满意。

  2 DRG支付方式改革对公立医院发展的影响

  2.1 丰富医院内涵,强化公益性

  在新的医改政策下,DRG支付方式改革不仅可以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实现成本管控,又能避免或减少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等情形的发生,规范医疗行为,使医院有序回归公益性,进而强化医院内涵建设,完善医院功能服务体系,夯实公立医院主体地位。

  2.2 调整绩效考核,完善激励机制

  绩效考核是公立医院最直接、最有效的管理手段。DRG支付方式改革能够指导公立医院将有着相似临床流程和成本消耗的病例,放在同一个组内来管理,这样就能实现对医疗技术、医疗质量和服务效率等指标的量化管理目标。它既能推动DRG支付方式改革的有效落实,又能为医院提供绩效考核指标数据,建立健全绩效考核管理新体系,更好地控制医疗服务成本,实现医疗机构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通过DRG支付方式改革可以更好地控制医疗成本,节省费用总支出,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效率。DRG支付方式改革按照“结余奖励、超支分担”原则,有利于约束临床诊治行为,改善医疗服务效能,提高医务工作者干事创业的热情和主动性,建立良性循环的长效激励机制。

  2.3 医院竞争加大,管理难度提升

  DRG支付方式改革涉及医疗卫生系统方方面面,它逐步改变了我国传统的就医模式,由自付医疗向医保医疗的有序转变,患者就医自主选择权逐步增大,由供给方转向需求方,无形之中加剧了公立医院之间的竞争。然而,公立医院为了赢得区域竞争优势、留住患者,使医院经营管理难度持续攀升,迫使医院管理者想方设法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创新医疗服务新模式,树立新服务理念,优化院内医疗资源布局,减少或避免医疗负性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供给质量,提升医疗服务效能,使患者就医体验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2.4 提升信息化水平,实现共建共享

  将信息化全面融入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强化信息化支撑作用,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和建设目标之一。DRG支付方式改革迫使公立医院加快信息化建设进度,完善医院信息系统模块,建立区域医疗健康数据大平台,使得区域医疗机构间、医疗机构内部各科室之间、医患双方、疾病预防、医疗救援等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共建共享,达到区域协同。

  2.5 提高病案质量,保证服务质量

  病案首页的各项内容,能够充分地展现公立医院的诊疗技术水平、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是临床各科室制定疾病诊治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医院进行DRG精准化分组的重要参考信息。对于医院医疗体系而言,高质量的病案首页数据是实施DRG方案的必要条件,既关乎医疗信息的分类准确性,也影响病人对于医院付费标准的信服程度。DRG支付方式改革既能提升病案首页信息填写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疾病编码的正确率,又能客观反映出医疗服务质量,严把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质量关。

  3 DRG支付方式改革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对策

  3.1 以党建为引领,促进融合发展

  党建引领是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治保证,是公立医院公益属性的必然要求。在DRG支付方式改革的大环境下,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积极落实好卫生健康方针和政策,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作用。要将基层党组织建到科室,筑牢医务人员思想堡垒,树立党员先锋模范,发扬能吃苦、肯学习、敢拼搏、争先锋的奋斗精神,把党的理论和临床实践应用进行有机融合,着力打造一批既懂党的理论又精通医疗业务知识的“又红又专”的新时代医务工作者,夯实医务人员的党建工作责任,拓展医疗技术服务范围,以党建和医疗技术的融合发展,来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3.2 提升服务效能,构建质量体系

  公立医院要转变发展思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推行“零押金住院”、开展“一站式”结算服务、实施“预约陪检制”及改善就医环境等多项措施,逐步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同时,公立医院也要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促进关键技术发展,补齐专业短板,搭建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用好DRG质量管理工具,完善全面质量监管体系,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3.3 建强医院文化,打造特色品牌

  文化建设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力,关乎医院发展的未来,对医院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公立医院要明确新时期自身功能定位、医疗技术水平、学科发展特点、医院发展历程以及地域文化特征等,深入挖掘医院文化资源,汲取传统的优秀文化,提炼医院院训、院歌、发展理念及医院精神等,着力打造符合医院发展特色的文化品牌,利用网络平台、微信、社区义诊等途径大力宣传医院文化,树立医院特色品牌,营造良好的社会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设立职工之家,关注医务工作者的身心健康,改善医务工作者的办公环境和条件,鼓励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增进医务人员之间的互通、互信,增强医院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树立医院文化自信,有效地将医院文化建设和临床业务发展进行有机结合,以品牌文化助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3.4 强化医院管理,注重提质增效

  运营是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运营管理是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公立医院要设立运营管理部门,指定专人负责运行工作,控制医院成本支出。从医疗、财务、科研、教学和人力等资源出发,建立运营管理决策支持一体化系统,引导公立医院管理者进行精细化、系统化的高效管理。积极实施智慧医院建设项目,促进医学技术水平创新,推动医院“抓管理、控成本、提质量、增效益”,不断提升新时期公立医院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增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4 总结

  DRG支付方式改革是我国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举措,公立医院要抓牢高质量发展新机遇,紧跟新时代发展步伐,坚持党的领导,树立“大健康”理念,秉承“人民满意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办医宗旨,改善就医环境,健全完善新型现代医院管理新体系,实施运营管控,规范医疗救治行为,促进医疗服务工作取得新成效。公立医院要以DRG支付方式改革为抓手,抢抓改革发展新机遇,以点带面、由表及里,多层次、全方位共同推进,使之成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推手。

  来源:《中国医院》杂志2024年第1期

  作者:陈明波、梁沛枫

  单位:宁夏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