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晨:论信息主管的见识与内省

发布时间:2024-01-11
浏览次数: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信息主管承担着更为艰巨的责任,要求他们既要具备业务知识,也要拥有专业技能,还要懂管理,视野也要开阔。“当前,内部环境在推进信息中心主管加强个人学习与团队学习,外部环境则要求我们改善沟通,获取信任,持续推进和优化信息化相关应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信息处处长朱晨强调。

10.jpg

履职各部门的见与识

  朱晨谈到,因为自己的工作经历比较特殊,先后履职过多个部门,因此看待医院信息化建设会从医务管理、科教管理、医疗装备管理、门诊管理、质量管理和区域信息化管理等角度去理解。根据不同的项目,从不同的实际应用场景来区别对待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医院的根本目标是看病、看好病、高效率(高质量)看好病。对此,朱晨认为:“作为一名临床出身的信息主管,从临床医护视角看待信息化建设及效用成为自己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应与医务管理保持一致,也就是以高效率看好病为目标。”学习先进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模式,更要学习先进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思路,选择契合自己医院业务的信息化建设之路才是最优选择。

  信息主管必须重视系统建设,但更要重视系统优化,信息系统优化很困难,但也许困难才是正确的路。“业务流程的优化必须来自医疗一线。业务‘冗余机制’和系统‘可配置性’,也就是信息系统互操作性的‘人性化’”。朱晨认为,小修小改也有大成效,“勿以善小而不为”。智慧医院的评审评级,也可以看做是信息对临床、对患者、对管理三方面需求的重新认识和梳理,也是针对系统运行的深入优化和深度应用。

  同时,掌握科学的项目管理流程、学习科教管理的模式,做好体系化、规范化的管理、教学与传承,是今后信息学科建设的必经之路。从管理到教学,逐步参与科研,是信息学科发展的未来方向。

面向信息化的自省

  在朱晨看来,医疗信息化应偏重于医疗管理和医疗业务,未来将不断向智能化、精细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医疗信息化的初心是为了让医疗行业更加专业、高效和人性化,让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

  “信息主管需要充分认识到医疗信息化的复杂性。医疗信息化因管理、诊疗需要而生,但医疗管理、诊疗业务、患者病痛具有非标准化和个性化特征,而信息技术要求更多的是标准化和共性化。”朱晨认为,这是医疗业务与信息技术的“矛盾和纠缠”,最好的HIT就是去协调和磨合这些问题,将信息化建设与业务发展有机地结合到一起,真正做好信息新技术的场景化应用,不断优化和提升数据质量,为管理、为临床、为患者做好服务。

HITer砥砺前行

  “医院信息主管在带领团队开展信息化建设时,首先要对医院业务‘知其所以然并触类旁通’,通过管理与协调,寻找契合的技术和资源。”朱晨认为,信息中心的职责定位主要是管理和提供服务,也需要进一步推动业务变革、系统普及和利用。信息部门的发展方向,希望是从推动系统建设和运行,转变为加强医院运营模式变革和业务流程变革,从成本中心变为业务伙伴。

  其次,信息部门既要坚定对基础数据质量的信心,也要不断治理和优化数据质量。当前,医院积累的数据越来越多。朱晨认为:“数据治理、数据清洗,需要严格的体系控制,避免越治理越差、越清洗越乱。信息人要理解医学的不确定性和计算机科学的精准性之间的矛盾,数据质量的提高有待于业务与信息的双向奔赴,尤其需要业务部门的深度参与。

  再次,信息部门要不断加强信息部门内环境建设。朱晨建议,在当前环境下,信息主管应采取途径扩展范围推动个人学习和团队学习,学习法律法规、沟通常识、医院规划与计划业务流程、业务报表和技术知识。同时,应该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包括维护系统稳定和提高服务响应速度。

  第四,信息部门应通过改善沟通建立信任为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外环境。学习项目管理、学习沟通管理,充分对话,及时反馈,不断优化信息系统。系统建设完成才是开始,应用良好才是价值体现和创造,应该在应用中通过不断联系沟通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好用的信息系统都来源于应用的持续改进。

  朱晨谈到,信息主管应该变换信息化建设的站位,更多用管理思维而非纯技术思维来谋划信息化建设,关注流程、关注场景、关注实效,以患者视角关注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信息人要静心学习、独立思考、勇于担当。“一是需要学习工匠精神,沉下心来想事,弯下腰来做事,持续改进,打造并打磨精品而不是孤品。二是需要理解信息化本质是医院管理和诊疗水平在信息化的体现,过于领先或过于落后都无法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三是明确医院管理的终极目标是提供高质量的患者诊疗服务,医院信息化建设也应聚焦于此。”朱晨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