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市智慧健康云影像便民惠民

发布时间:2022-07-07
浏览次数:

  2022年医院新兴技术创新应用典型案例征集活动正在进行中,欢迎各医疗机构踊跃提交案例。CHIMA将组织专家对案例进行评选,入选典型案例将在CHIMA 2022大会路演并获颁证书。

1案例概要

  众所周知,医疗系统管理工作庞杂、千头万绪,如何把占医院存储80%的医疗影像数据进行有效的收集、管理,成为当务之急,同时也是急百姓所急,缓解百姓“检查多、检查难、检查贵”的实际行动,让百姓有更直观的获得感。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称“天津中医一附院”)以患者为中心,下大力气做好医院信息化建设。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的指示要求,着力解决好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推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落地见效,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成果带来的实惠,在天津市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率先启动建设云影像项目建设。云影像惠民服务平台建设明显缩短了患者在医院的滞留时间,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效能,优化了医院就医流程,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2服务对象和内容

  长期以来,患者到医院检查完后需要等取塑料胶片或者彩色托拉片,这种等待模式根深蒂固,造成了患者等待时间长,重复来回医院奔波,带给患者不好的就医体验。为解决这一问题,天津中医一附院上下联动,积极探索推进医疗影像新模式,建成了互联网智慧云影像服务平台,依托互联网和云平台实现面向患者、医生等不同群体的云影像应用,包含云影像、云报告、在线查询、调阅、分享等。

3关键技术

  云存储是在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是一种新兴的网络存储技术,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络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当云计算系统运算和处理的核心是大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时,云计算系统中就需要配置大量的存储设备,那么云计算系统就转变成为一个云存储系统,所以云存储是一个以数据存储和管理为核心的云计算系统。简单来说,云存储就是将储存资源放到云上供人存取的一种新兴方案。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透过任何可连网的装置连接到云上方便地存取数据。

  1.系统遵循DICOM 3.0国际标淮,并符合原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要求,同时按照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开发与系统实施;

  2.基于HTML5技术,健康天津APP支持Android、ios等操作系统的全部移动端;

  3.基于患者主索引检索,可为患者提供医联体内医院的检查影像和报告;

  4.支持影像的有损/无损压缩模式切换,为患者节省宝贵的移动流量;

  5.支持患者通过身份匹配核对后登陆APP患者服务端;

  6.支持患者通过二维码或者通过个人信息进行检查报告查询;

  7.支持检查报告历史列表查询显示及结构化检查报告查阅。

  虽然目前医院收取的图文报告费用价格并不高,但是如果能在移动端访问、查询报告,无疑更加便捷,也更节省资源。将患者关心的所有诊断数据整合在一个平台上,是响应医改政策的一项便民工程。该项目在医院超声、放射、CT、MR实践成熟之后,可尝试推广至其他医院,提高社会的运行效率。

4数据分析

  1.图1展示的是2021年11月1日到2022年1月31日云影像归档的报告数量和图像数量。三个月的实际存储达到了1700GB。

微信图片_20220706164615.jpg

  2.图2统计的是从2021年11月1日到2022年1月31日的各类型检查的报告归档数据上传数量和上传率。

微信图片_20220706164616.jpg

5应用效果

  1.图三显示的是某患者在2021年12月14日到医院检查后上传到云影像中的超声报告。

微信图片_20220706164618.jpg

  2.图四显示的是患者的胸部CT上传到云影像平台后的效果。

微信图片_20220706164620.jpg

  该项目的使用,使患者做完检查后,可以使用微信扫描报告单上的二维码或者下载健康天津APP软件查询自己的历史检查报告和影像资料。显著缩短了患者在院的滞留等候时间,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效能,患者再也不用携带着传统胶片在医院间来回奔波了,免除了报告丢失、折损等问题,复诊也更轻松便捷,给人民群众真正带来实惠与便捷。该应用解决了海量数据采集、管理、应用的技术瓶颈,为患者带来了数据获取、查询、就医的普惠性与便利性,推动了面向医疗机构间的影像互联互通,实现天津市跨医疗机构间影像共享、检查互认、重复检查监管、影像大数据分析等功能,使医生不再受时间、地域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移动终端对在院检查的患者提供更周到的服务,从而建立了良好的医患互动关系。令医患沟通增多了,理解增多了,矛盾减少了。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借助无接触、电子化的安全机制,降低了接触性疾病的传播风险。

6下一步发展规划

  建设基于混合云架构的天津市智慧健康云影像惠民服务平台,打造本市医疗行业新基建的创新应用场景,实现面向医疗机构间的影像互联互通服务,面向患者、医生等不同群体的云影像服务,实现天津市跨医疗机构间影像共享、检查互认、重复检查监管、影像大数据分析,让患者减少重复检查、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切实助力天津医疗健康惠民行动的实施,全面提升全市“互联网+医疗健康”、健康医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水平。如图所示:

微信图片_20220706164622.jpg

  本规划遵循国家与国际相关技术规范与数据标准,结合天津市实际情况,制定医疗检查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数据集标准、数据元值代码标准、检查数据传输和交互规范。制定市级区域检查数据共享访问控制技术标准,数据脱敏标准,患者隐私保护标准,防范医疗数据的隐私泄露,实现数据访问的可靠验证、可追溯性和统计监管,制定天津市医疗影像互联互通互认共享应用业务规范,强化医疗机构大型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共享、治理、应用等综合服务。

  依托天津市卫生健康委数据中心和卫生专网建设基于私有云的影像互联互通共享平台,提供云影像数据中心服务、患者检查主索引服务、检查数据共享交换服务、影像监管服务,实现市级区域内检查数据共享交换服务;共享平台与市级医院、区级影像平台(二期)进行双向对接,实现对接入医院注册和上传的检查数据进行索引集中、文档和影像数据分散的分布式管理方式;并提供在线实时监控服务、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大数据展示,对市级互联互通共享平台的患者和文档注册量、患者交叉索引和文档索引查询性能在线实时监控服务;实现与健康天津APP/天津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对接和统一提供WEB影像浏览服务。

  为推进京津冀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探索建立区域医学影像和检查检验中心,缓解各地区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通过医疗影像云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可突破地域、时间的限制,充分有效利用三地重点、权威医院作用,为最大范围内的患者提供权威性的诊疗服务,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通过影像云平台将医疗机构的医疗影像数据在云端统一存储,统一调阅及共享,逐步实现影像数据的互联互通,解决影像数据孤岛,医院重复建设投入维护等问题,从而实现医疗资源配置优化、不同级别医院间的医疗业务协同及信息共享,为医院医联体的“统一平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起到了极大地推进作用。

  申报单位: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案例技术方向:

  医疗云

  案例业务领域:

  患者服务